歐盟 RASFF 通報 3 例寵物食品沙門氏菌超標,中國出口企業需警惕
近日,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(RASFF)發布了近10天的通報數據,其中涉及3例寵物食品沙門氏菌超標的案例,引發行業關注。這些通報案例均與中國出口企業相關,提醒相關企業需加強質量管控,避免因衛生問題導致貿易損失。
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,可引發動物和人類的腸胃疾病。寵物食品若被污染,不僅危害寵物健康,還可能通過接觸傳播給人類。歐盟對寵物食品的衛生標準極為嚴格,此次通報再次凸顯了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監管壓力。
RASFF通報數據匯總(近10天)
通報日期 | 產品類型 | 原產國 | 通報國家 | 風險類型 | 處理措施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23-11-05 | 狗糧(凍乾) | 中國 | 德國 | 沙門氏菌超標 | 市場召回 |
2023-11-08 | 貓糧(顆粒) | 中國 | 法國 | 沙門氏菌超標 | 口岸拒入 |
2023-11-12 | 寵物零食(雞肉條) | 中國 | 荷蘭 | 沙門氏菌超標 | 銷毀 |
問題分析與應對建議
從通報數據可以看出,沙門氏菌污染問題集中在凍乾、顆粒和零食類寵物食品中。這些產品的原料(如肉類、禽類)若加工或儲存不當,極易滋生細菌。以下是可能的原因及建議:
1.原料污染:部分企業可能未對原料進行嚴格檢測。建議加強供應商審核,並增加原料入廠時的微生物檢測。
2.生產環節衛生不達標:加工設備消毒不徹底或人員操作不規範可能導致二次污染。企業需完善HACCP體系,定期培訓員工。
3.運輸存儲條件不足:高溫高濕環境會加速細菌繁殖。出口產品應確保冷鏈運輸,並明確標註存儲條件。
行業影響與未來趨勢
此次通報可能對國內寵物食品出口造成短期負面影響。歐盟是中國寵物食品的重要市場,2022年出口額超過5億歐元。若類似事件頻發,可能引發更嚴格的准入限制。
值得關注的是,近期全球寵物食品安全監管呈現以下趨勢:
國家/地區 | 新規動態 | 生效時間 |
---|---|---|
歐盟 | 修訂寵物食品微生物限量標準 | 2024年Q1 |
美國 | 要求提供沙門氏菌檢測報告 | 2023年12月 |
東南亞 | 試點寵物食品進口電子認證 | 2024年試點 |
企業行動指南
為應對日益嚴格的國際監管,中國出口企業可採取以下措施:
1.建立快速響應機制:定期監測RASFF、FDA等國際通報系統,提前預警風險。
2.升級檢測能力:配備PCR檢測儀等設備,將沙門氏菌檢測納入每批次必檢項目。
3.申請國際認證:通過歐盟FAMI-QS、美國FDA註冊等認證,提升產品可信度。
4.加強供應鏈追溯:採用區塊鏈技術記錄原料來源、生產批次和物流信息。
當前,寵物食品出口競爭日趨激烈,只有將食品安全置於首位,才能在國際市場贏得長期發展空間。相關企業應以此為契機,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