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核心區疏解加速:西城區啟動30個院落騰退項目
近期,北京市西城區再次推進核心區疏解工作,宣布啟動30個院落的騰退項目。這一舉措是北京落實“十四五”規劃、優化首都功能的重要一步,旨在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,提升核心區人居環境和文化保護水平。以下是關於該項目的詳細內容及結構化數據。
一、項目背景與目標
西城區作為北京核心區之一,歷史文化資源豐富,但同時也面臨人口密集、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。此次騰退的30個院落主要集中在什剎海、大柵欄等歷史文化保護區,涉及居民約500戶。項目目標包括:
二、騰退院落分佈與數據
以下是30個騰退院落的區域分佈及相關數據:
區域 | 院落數量 | 涉及戶數 | 騰退面積(平方米) |
---|---|---|---|
什剎海街道 | 12 | 200 | 8,500 |
大柵欄街道 | 10 | 150 | 6,200 |
金融街街道 | 5 | 100 | 4,000 |
其他區域 | 3 | 50 | 2,300 |
三、補償政策與居民安置
此次騰退採取“貨幣補償+定向安置”相結合的方式。具體補償標準如下:
補償類型 | 標準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貨幣補償 | 12萬元/平方米 | 按建築面積計算 |
定向安置房 | 丰台、大興等區域 | 均價4.5萬元/平方米 |
搬遷獎勵 | 5-10萬元/戶 | 簽約期內完成搬遷 |
居民可選擇貨幣補償自行購房,或申請定向安置房。西城區政府表示,將優先保障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的安置需求。
四、社會反響與專家觀點
該騰退項目引發廣泛關注。部分居民對補償標準和安置地點表示擔憂,而更多居民則對改善居住條件表示期待。城市規劃專家指出,疏解核心區人口是北京城市更新的必然選擇,但需注意以下問題:
五、未來規劃與展望
西城區計劃在未來3年內完成所有院落騰退,並啟動後續改造工程。騰退後的空間將主要用於:
北京市規劃部門表示,西城區的疏解經驗將為其他核心區提供參考,未來北京將逐步形成“一核一主一副、兩軸多點一區”的城市空間格局。
此次騰退項目的推進,標誌著北京核心區疏解進入加速階段。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平衡歷史保護、民生改善與發展需求,仍是需要持續探索的課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