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產研院與東盟國家簽署多項高質量合作協議
近日,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廣西產研院”)與東盟國家在科技創新、產業合作等領域簽署了多項高質量合作協議,標誌著中國與東盟的科技合作邁上新台階。此次合作涉及數字經濟、綠色能源、現代農業等多個前沿領域,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一、合作背景與意義
隨著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》(RCEP)的深入實施,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與科技合作持續深化。廣西作為中國面向東盟的橋頭堡,近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表現活躍。此次廣西產研院與東盟國家簽署的多項協議,不僅將推動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,還將為區域產業鏈升級提供支撐。
二、合作領域與具體內容
本次簽約涵蓋多個重點領域,具體合作內容如下:
合作領域 | 合作國家 | 協議內容 |
---|---|---|
數字經濟 | 新加坡、馬來西亞 | 共建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,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 |
綠色能源 | 越南、泰國 | 合作開發光伏發電項目,推廣儲能技術 |
現代農業 | 柬埔寨、老撾 | 開展水稻種植技術合作,建立智慧農業示範區 |
生物醫藥 | 印度尼西亞 | 聯合研發傳統醫藥現代化技術 |
三、合作預期成果
根據協議規劃,未來三年內,雙方將在以下方面取得顯著成果:
領域 | 預期成果 |
---|---|
數字經濟 | 孵化5個以上跨境數字服務項目 |
綠色能源 | 落地3個光伏電站項目,總裝機容量超100MW |
現代農業 | 推廣新型種植技術,帶動東盟地區農業增產10% |
生物醫藥 | 完成2-3種傳統藥物的現代化研發 |
四、專家觀點與行業反響
中國-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表示:“此次合作是RCEP框架下科技協同的典範,將有效促進區域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。”東盟國家代表則強調,廣西在技術轉移和產業孵化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,未來合作空間廣闊。
五、未來展望
廣西產研院院長表示,下一步將設立專項基金支持合作項目落地,併計劃每年舉辦“中國-東盟科技創新峰會”,持續深化多邊合作。分析人士指出,隨著協議的實施,中國與東盟的科技合作將進入“快車道”,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新引擎。
(完)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